第三类是以友邦、中宏等外(合)资为代表的价值型,以价值和利润为发展导向,依靠产品和服务的高利润率实现盈利。
于是柜面人员先向客户解释了不能服务人员代办的原因后向客户介绍了一账通的简单便捷。近日,平安人寿泉州公司柜员小黄接到一位客户咨询办理贷款业务的电话,客户称因自己工作地点离市区较远,周边没有大型客服网点,平时工作又繁忙,没有时间到柜面办理,希望能安排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双11期间,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丰富的金融和保险产品极大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作为第一个成交额过亿元的金融保险业官方店铺,中国平安官方旗舰店的访问客户量高达数十万,店内畅销产品包括养老险产品、车险以及非机动车辆保障险三款产品均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总成交金额近2.12亿元,位居业内第一。平安直通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平安和平安直通也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秉承科技驱动创新的策略,在平安直通官网上推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同时,根据天猫后台数据统计显示,平安官方旗舰店还取得了众多第一的成绩:包括支付金额行业第一、访客数量行业第一、爆款单品销量行业第一、车险销量行业第一。同时,平安直通深耕客户分群精准营销,积极布局和发展网络及移动业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标签:平安旗舰店|双11|过亿责任编辑:李志萍 李志萍。据了解,中国平安近年来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积极推进平台搭建、业务创新、服务体验优化以及营销推广。一些险企之所以能给出那么高的收益,有一些是平台补贴的营销策略。
而那些以短期险为主的中小保险公司,当务之急是积极调整发展方向,促进负债结构优化调整。但由于各保险公司发展策略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也存在差异,个别公司存在资产负债不匹配、现金流不足等风险隐患。这类产品由于实际存续期较短灵活多变,成为中小险企迅速占领市场扩大资产规模的利器。这样的收益率和门槛,可以说秒杀同期限的其他类型理财产品。
目前电商平台和一些保险公司官网上销售的中短期高收益万能险就属于这类产品,预期年化结算收益多在5%至7.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8.5%。标签:人身保险|下架责任编辑:吴艳妮 吴艳妮。
中国保监会最新发布的《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3月21日起,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1年至3年的产品在3年内按90%、70%、50%逐年缩减,3年后控制在50%以内。对于3月21日起,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规模已超过限额的保险公司,可在3个月内通过增资等方式确保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规模满足要求。所谓的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包括一部分万能险和少量的分红型、普通型保险。市场人士指出,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风险敞口主要在于:低利率环境下,其可能带来的资产负债错配(短债长投),现金流挤兑风险。
从2013年开始,中短期人身保险产品成为一些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获取保费的主要手段,往往能在短时间取得惊人的保费实现弯道超车。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兼具保险保障和理财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顺应需求,并具有收益稳定、透明度高、销售误导少等特点,发展迅速。罗毅指出,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A股四大上市险企的原保费收入皆在85%以上,中短存续期产品在这些公司规模保费中占比并非重头戏。袁序成说,为强化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监管力度,守住风险底线,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应立即停售,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3年扩大至不满5年,引导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发展长期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中短存续期产品高歌猛进的背景下,监管层此次下达的紧箍咒对保险业影响较大,其中对大型保险公司影响较小,对近年来一些以中短存续期产品突围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影响较大。现在的低利率环境下,那么好的投资标的很难找。
据介绍,下一步,保监会还将加强对保险公司现金流情况的监测预警,强化资本约束和偿付能力管控,全面排查保险公司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一位中小险企高层管理者向记者坦言:收益率做到7%已经是我们的极限,如果做到8%我们就是亏本的。
这类产品购买门槛极低,大部分只需1000元起投市场人士指出,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风险敞口主要在于:低利率环境下,其可能带来的资产负债错配(短债长投),现金流挤兑风险。这样的收益率和门槛,可以说秒杀同期限的其他类型理财产品。对于3月21日起,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规模已超过限额的保险公司,可在3个月内通过增资等方式确保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规模满足要求。据介绍,下一步,保监会还将加强对保险公司现金流情况的监测预警,强化资本约束和偿付能力管控,全面排查保险公司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所谓的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包括一部分万能险和少量的分红型、普通型保险。
标签:人身保险|下架责任编辑:吴艳妮 吴艳妮。华泰证券(行情601688,买入)分析师罗毅指出,万能险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只是在定价机制、投资匹配上需要做好把控。
这类产品购买门槛极低,大部分只需1000元起投。一些险企之所以能给出那么高的收益,有一些是平台补贴的营销策略。
按照保监会的要求,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切实防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这类产品由于实际存续期较短灵活多变,成为中小险企迅速占领市场扩大资产规模的利器。
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兼具保险保障和理财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顺应需求,并具有收益稳定、透明度高、销售误导少等特点,发展迅速。现在的低利率环境下,那么好的投资标的很难找。但由于各保险公司发展策略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也存在差异,个别公司存在资产负债不匹配、现金流不足等风险隐患。目前电商平台和一些保险公司官网上销售的中短期高收益万能险就属于这类产品,预期年化结算收益多在5%至7.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8.5%。
从2013年开始,中短期人身保险产品成为一些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获取保费的主要手段,往往能在短时间取得惊人的保费实现弯道超车。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中短存续期产品高歌猛进的背景下,监管层此次下达的紧箍咒对保险业影响较大,其中对大型保险公司影响较小,对近年来一些以中短存续期产品突围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影响较大。
袁序成说,为强化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监管力度,守住风险底线,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应立即停售,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3年扩大至不满5年,引导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发展长期业务。一位中小险企高层管理者向记者坦言:收益率做到7%已经是我们的极限,如果做到8%我们就是亏本的。
而那些以短期险为主的中小保险公司,当务之急是积极调整发展方向,促进负债结构优化调整。中国保监会最新发布的《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3月21日起,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1年至3年的产品在3年内按90%、70%、50%逐年缩减,3年后控制在50%以内。
罗毅指出,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A股四大上市险企的原保费收入皆在85%以上,中短存续期产品在这些公司规模保费中占比并非重头戏传统保险公司亦看到了互联网平台的巨大潜力。以众安在线为例,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3.69亿人次,保单数量超过36.31亿张,在2015年双十一,更是创造了2亿张保单、1.28亿元保费的记录。但这样的道理并非谁都懂、这样的创新并非谁都愿意做。
除此之外,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也在2015年有了明显的增加,目前有超过100个左右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是去年刚成立的。真抓实干产品创新有成效尽管互联网保险公司风头正起不过是这两年的事情,但其发展已与人们印象中的他们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保险公司对于其自身、合作者、客户都不再是搞搞噱头。作为一家服务互联网生态的公司,众安保险已与100余家公司开展了基于不同行业场景的业务合作,其中既有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也有招财宝、小赢理财等互联网金融平台,还有大疆科技、华大基因、蘑菇街等知名创业公司,甚至有平安保险等传统保险公司。
2015年,保监会连续批复了易安、安心、泰康在线三张互联网保险牌照。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保险业的变革,已绝非浅层次的增加销售渠道,也并非变着花样创新各类奇葩险、想尽办法把产品碎片化,而是从风险的认知、责任的重新界定、定价技术的突破、理赔流程的调整、风控技术的迭代、大数据的跨界应用以及服务资源的整合等全方位进行重新构建,是对传统保险业边界的极大扩充,是增量市场的拓展,而非存量市场的争夺。